德里赫特:我们可能缺少那种求胜的紧迫感和对进球的渴望 这是整个球队的问题
在足球世界中,技术与战术决定了球队的上限,而求胜欲望与精神力量,才能真正驱动球员在关键时刻爆发全部潜能。近日,荷兰中卫马泰斯·德里赫特的一番话引发了广泛关注——他直言球队“可能缺少求胜的紧迫感和对进球的渴望”,并强调这不是个别球员的问题,而是整个团队的隐患。这番言论不仅揭示了当前球队的状态,也为外界提供了审视现代足球中“心理与精神层面”重要性的契机。
所谓“紧迫感”,不仅仅是场上的奔跑速度,更是球员在每一次进攻、防守中展现出的必须赢下这一球权的信念。德里赫特所指的缺乏紧迫感,往往意味着球队在关键局面缺乏果断处理的勇气。例如,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,有的球队会加快节奏、施加高压,但一旦缺乏这种心理驱动,再完善的战术也会变得形同虚设。
以近几个赛季的欧洲强队为例,利物浦在2019-2020赛季的表现堪称“紧迫感”的典范。无论对手实力如何,他们总能在比赛末段保持高压逼抢,甚至在补时阶段逆转对手。这种精神状态正是许多球队梦寐以求却难以复制的。
如果说紧迫感驱动全队运转,那么对进球的渴望就是进攻端的核心火种。缺少进球渴望的球队,常常在进入对方半场后缺乏果断性和创造力。这不仅影响射门次数,更会削弱对手对防线的压力。
德里赫特所点出的,是一种全队性“缺火”的现象:前锋失去了杀手本能,中场缺乏大胆向前的决心,甚至后卫也不再积极参与战术压上。这样的状态一旦形成,进球自然变得稀少。
德里赫特强调,这并不是一两个球员的短板,而是“整个球队的心理问题”。足球是一项高度依赖协作的运动,任何一个环节的心理松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。心态建设不仅是主教练的职责,也需要资深球员的传递与带动。
例如,意大利国家队在2021年欧洲杯期间注重心理调整,每场比赛前夕,球队会安排心理教练引导球员进行可视化训练——让他们在脑海中提前经历比赛情境,从而提高临场应对的稳定性。这种方法帮助他们在多场点球大战中保持冷静,最终夺得冠军。
无论是紧迫感还是进球欲望,本质上都是心理素质在比赛中的体现。对于一支志在争胜的球队而言,战术部署与心理激励必须并行。单纯依赖纸面上的战术计划,无法应对比赛中瞬息万变的局势;而只有配合高强度的精神动员,球队才能在关键时刻调整状态并做出最佳选择。
德里赫特的这番话,实际上是对全队敲响的警钟——输在技术层面,可以通过训练弥补;输在精神层面,则可能让整个赛季陷入被动。在竞争激烈的职业足球舞台上,唯有同时拥有科学的战术体系和旺盛的求胜欲望,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。